(通讯员 杨克菲)2011年7月7日上午9:30分,在昊华宇航公司沁阳氯碱分公司一所检修工房内,随着主持人一声响亮的“开始”口令,30名电焊工、维修钳工分成若干个小组先后到达各自的岗位,聚精会神地进行测算、绘制、焊接……
这是昊华宇航公司开展技术大比武的一个场景。
昊华宇航公司工会副主席任振宇在主持比武的间隙告诉记者:“在化工企业,仪表工、电焊工、维修钳工三个工种是企业的重要工种。为了提高这些职工的操作技能,适应先进工艺和装置的需要,我们从227名参赛职工中选拔了27名仪表工、15名电焊工、15名维修钳工进行现场操作比武。各工种分别设一、二、三等奖。获奖的选手在一年内每月分别增加300元、200元、100元的奖励津贴。同时,获得一等奖的选手还要授予本工种年度首席员工称号。这样一来,职工们积极性很高呀”。
在比武现场,记者看到,比赛共分15个组,每组各由1名焊工和钳工组成,竞赛项目是三通管件配置。30名选手全身心地投入比武中,不论是初上赛场的年轻选手,还是经验丰富的沙场老将,他们都一丝不苟,沉着自信。
上阵父子兵,打虎亲兄弟。李红功和李红举是一对工龄近30年的亲兄弟。而在技术比武中,他们又是一对配合默契的组合。面对复杂的工序,两人宛如一对武林高手,熟练地摆弄着手中的工具和零件。炼气归神,关键还是内力。多年的工作经验和技术学习练就了他们过硬的本领,每道工序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早已烂熟于心。“我俩来参赛的目的有两个,一是想通过比试看看自己的水平到底有几斤几两;二是想借跟各位师傅同台比武的机会,向他们请教、学习,使自己的技术水平有一个新的提高”。
24岁的张民乐和27岁的许来强是参赛选手中年龄最小的一组,但他俩却显得信心十足。虽然他俩都是2007年进厂的年轻职工,但经过几年的工作实践,如今都已成为岗位上的中坚力量。
“才半个小时,张民乐他们的法兰就快焊接完了,真是不简单”。场上选手正在仔细冷静的操作,可场下的观众早已按耐不住当起了评委。
评委荆智海告诉记者,根据比赛要求,每组选手需要在40分钟内完成测算记录、平焊、立焊、仰焊等规定动作。同时,比武规定焊缝要平整饱满,无残留药皮,无明显隆起,且法兰水线、端面、边缘无明显锤击损伤,制作的工件与预留管道连接均匀,保证一次成型。
由公司5名专业人员组成的评委们手拿卡尺,精心测量,根据评分细则对照着选手们完成的作品一一打分。最终,谭鑫、秦鸿涛、黄俊杰获得一等奖,杨智等9人获得二等奖,牛小江等18人获得三等奖。
任振宇挥舞着双手,高兴地说:“此次活动的开展在全公司范围内掀起了学习工艺技术的热潮,公司将不断扩大岗位练兵、技术比武的范围,提高职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业务素质。同时,根据获奖名次,推荐选手参加河南省石化系统化工仪表工和电焊工技术比武竞赛”。